《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鉴赏

朝代:现代诗人:谢觉哉古诗: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更新时间:2020-10-20
这首七律通过对毛泽东思想方法的正确评价和对毛泽东勤奋、刻苦、俭朴生活的描绘,热情赞颂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充分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无比崇敬和对毛泽东思想的坚定信仰。该诗将议论、比喻、记述、描写冶为一炉,精心炼字锻句,熔铸成前三联对仗工整的句子,从六个角度或侧面全面评价了毛泽东思想方法的英明、正确。起联首句揭示毛泽东的思想体系与马列主义的关系,不拘泥马列主义个别词句,又不脱离马列主义根本原则,做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起联次句表现毛泽东的辩证思想与一切过去思想文化遗产的关系,善于批判继承,又不断推陈出新。
颔联前句是指毛泽东的思维气度谦虚诚恳,宏广博大,如万流归海;颔联后句是指毛泽东的远见卓识,高屋建瓴,明察秋毫,似一高悬明镜。颈联先说毛泽东强调实践,认为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别无他法;颈联后说毛泽东注重发展,认为只有冷静观察,深入分析,找出规律,才能有所创新,并具有先见之明。尾二句不再对仗,首句寓情于景,将毛泽东刻苦攻读神形兼备地刻画出来,“静”字既描述了延园环境氛围,又再现了毛泽东读书的专心致志;次句情景交融,“梨花”是延园的最富于代表性典型景物,一个“又”字沟通了谢老与毛泽东、谢老与续范亭之间的连贯性的思索,含意隽永,让人想起他们畅游延园的愉快往事,勾起无比美好的回忆。“压葛巾”三字极其真实地再现了毛泽东的俭朴生活,让人肃然起敬。该诗以古代律诗的“旧瓶”巧装毛泽东思想方法的“新酒”,体现了该诗所推崇的“不沾不脱”、“人旧全新”的特点。全诗古朴苍劲,洋溢着一种慷慨奔放的气势;诗的音调铿锵,跳荡着谢老对毛泽东无比推崇的真挚情感,读后使人激动不已,掩卷三思。
《晨起偶成》是近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先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无比喜悦之情。
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悍然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殊死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消息传来,延安全城轰动,从3—5日放假三天庆祝胜利,9月5日延安各界召开了隆重的群众大会。在周恩来主持下此时正筹备召开迎接抗战胜利的全国各解放区代表会,谢老为筹备组党组成员、政法组组长,负责主持起草大会纲领宣言。他亲自起草了序言和向大会报告的纲领说明。在序言中,谢老写道:“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赢得了胜利。必须巩固此胜利,不容许再有外来侵略和国内战争发生。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赢得了团结。必须巩固与扩大此团结,使全国各阶级各党派为共同事业——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赢得了民主。必须把民主推行到全国,真正由人民管理政权,肃清专制及假民主掩护下的专制。”“民主,才能团结;团结,才能和平;和平,才能建设;建设,才能真正独立。”这序言论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经验。该诗正是从艺术上发挥了这一重大的主题。谢老谈及这首诗时,曾说过:“那年中秋节,在延安交际处招宴,正当日寇投降,大家高兴。当然也感到中国前途还罩着一层阴影,须力扫除,写了这首诗。”该诗热烈欢呼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冷静地分析了胜利来之不易,必须提高警惕,不放弃手中的武器,坚决、干净、彻底地消灭敌人。为子孙后代的和平幸福而不懈奋斗。

诗人谢觉哉资料

鉴赏作者谢觉哉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查看详情>>

诗人谢觉哉作品: 《和林老自寿诗次韵》 《南泥湾纪行·偶题》 《慰问边防将士为解放军画报作》 《哭甘泗淇同志》 《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 《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 《次韵答钱太微叟赠诗》 《访杏花村·逢人便说杏花村》 《南泥湾纪行·探梢沟》 《晨起偶成

《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