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人·北华收复赖群雄》鉴赏

朝代:现代诗人:朱德古诗:赠友人·北华收复赖群雄更新时间:2020-09-04
该诗的前两句:“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诗人着眼于现实,无比豪迈地写出了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英雄辈出,猛士如云的大好形势,说明华北大片国土的收复,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战取得的伟大业绩,靠的就是根据地的广大抗日军民,他们才是英雄,是猛士,是保卫祖国、抗击日寇的坚强柱石。这两句写得气势磅礴,豪气冲天,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信赖、期待和赞美之情。
在这里诗人引用了汉高祖刘邦《大风歌》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句,并反其意而用之。刘邦平定了天下,却感叹没有猛士去镇守四方疆土,而抗日根据地却“猛士如云”,有这么多猛士来保卫祖国,何愁不能消灭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去呢!这一典故的巧妙活用,加上一个“唱”字,便十分生动的刻画出了抗日军民无比威武雄壮的猛士形象,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硝烟弥漫,战马嘶鸣,抗日将士高歌猛进、无所畏惧、前赴后继、势不可挡的抗战画面,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朱德伟大的英雄气魄。“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承接前两句,作者在这里尽情地抒发了他对抗战必胜所满怀的信心和决心。前句作者引用了《唯南子·览冥训》中的一个故事:“楚鲁阳公与韩人交战,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太阳落山了。
鲁阳公持戈挥舞,精神抖擞,毫无疲惫之感,而且越战越勇。太阳为其精神所感动,又返回了三个星座的距离,以帮助他继续战斗。”朱德在这里把这个典故活用了,一则用其原义,无比豪迈地赞颂广大抗日民军英勇顽强,力挽国家危局的英雄气概;二则使“退日”具有双关的语意,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由于前面已经指出了抗日根据地有无数的勇猛之士,因此,这里的过渡就显得十分自然、和谐,显示了全诗在结构上的严谨细腻。后句是作者对抗战胜利前景的展望。1940年前后,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实行投降卖国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者更加气焰嚣张,肆无忌惮,他们以主要兵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重点进攻,同时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消灭抗日武装,瓦解根据地。抗日战争正面临着空前的困难。但是,尽管如此,由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猛士如云”的抗日将士,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抗战胜利的红旗必将插遍祖国的河山。这句充分表现了朱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欣赏朱德这首诗的时侯,可以明显地感到它在艺术上起码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用典精当自然。这首诗共有四句,作者引用了两个典故,不仅精当自然,无牵强之感,而且把它们用活了,使诗显得更加雄伟、高亢,诗意更加浓郁、畅朗、深刻。这一方面显示了作者的博学多才;另一方面也为世人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当然,这也是朱德诗词的一个共同特点。二是诗的气势。短短的4句28个字,句句都有泰山压顶之势,字字皆有千钧之力,充满了磅礴豪壮的气势,读来令人亢奋,平添无穷的力量。
《寄语蜀中父老》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朱德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在1937年所题写的诗作。该诗以满腔的热情讴歌了浴血奋战在太行山冰天雪地里的抗日战士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愤怒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战的罪行,表现出了诗人豪迈、壮阔的胸襟。全诗朴素不求华丽,气势豪迈而不事雕琢。陈毅元帅曾对此评价到:“总司令的诗有总司令诗的特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即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开辟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却违背他们在红军改编时的诺言,不给英勇抗战的八路军以武器、给养上的必要补充,致使八路军将士在大雪纷飞的十月,仍身穿单衣英勇杀敌。在这种背景下,朱德写下了该诗。

诗人朱德资料

鉴赏作者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 查看详情>>

诗人朱德作品: 《天山雪·天山岭上雪》 《咏冬·东方解冻发新芽》 《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游越秀公园》 《七绝·幽兰吐秀乔木下》 《顺庆府中学堂留别》 《登尔雅台》 《赋咏兰·仙人洞下产兰花》 《上黔灵山》 《云雾茶·庐山云雾茶

《赠友人·北华收复赖群雄》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