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三山道中》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鹧鸪天·三山道中更新时间:2018-01-09

《鹧鸪天·三山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作者在离别三山、赴临安道上写下的词作。它十分真实地反映出作者因前景不测,而后悔出仕的复杂心情。上片起韵,作者用“抛却”和“却来”对照,明显地表现出对带湖与瓢泉山中那惬意的诗酒安乐窝的留恋,和对于“官府望歌”即官场生涯的无兴趣。这一对于自己选择失措的不满和遗憾,启开了下文的抒情之门。片转眼望将来,心情更是压抑。他以“新剑戟”与“旧风波”对举,使词意由上文陈说往日风波造成的苦闷,自然转入对于将来更厉害的“剑戟”即官场争斗的厌恶与担心。这种矛盾和隐痛,是一个认清了世局以后,处于两难之地的人所不能避免的。

注解
①诗酒窠:上饶家中饮酒赴诗。
②听笙歌:苏轼《浣溪沙·荷花》:“且来花里听笙歌。”
③闲愁:为国事忧愁。
④白发句:王安石《偶成》二首:“年光断送朱颜老,世事栽培白发生。”
⑤剑戟:古时的两种武器,此喻官场斗争。
⑥天生句:《论语·述而》篇:“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予懒:我懒。
⑦此身句: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此生也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作品译文
我丢开了山里的饮酒赴词的安乐窝,却来到官府里听那些叫人心烦的笙歌。为了国家前途,实在叫忧愁,被它捉弄的比天还大;愁的在我头上栽埋的白发,一天天地多起来了。朝廷里战与和的斗争很激烈,他们掀起的归风波还没有平息,却又在酝酿新的害人的花招;但是上天生我就是这个懒劲,你们能把我怎么样?我现在已经觉得完全没有事可做了,但却教育孩子们不要学我这个懒劲罢了!

诗人辛弃疾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古诗《鹧鸪天·三山道中》的名句翻译赏析

《鹧鸪天·三山道中》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