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见猎犬有感》赏析

朝代:清代诗人:宋琬古诗:舟中见猎犬有感更新时间:2019-01-15
这首诗触物感怀,借偶然见到的舟中猎犬形象,抒发了怀才不遇,英雄生不逢时的感慨。首句点明舟中猎犬所处节候和环境,并对下句起了乐景写衰的反衬作用。金风送爽的时节,秋水经霜白,芦花浑如雪,“一片明”三字,显现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澄澈空明的境界。这只载着猎犬的帆船就停在“枝枝摇浪花”的芦苇荡里。秋天,正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季节,“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刘禹锡),飞禽走兽膘肥体胖,正适合狩猎了。猎人们豢养的鹰隼纷纷展翅凌空,下攫狐兔,为主人立下功劳。这只猎犬倘在山林原野,本来也可追捕猎物,大显身手,效犬马之劳的。
不幸的是,它却被困舟中,英雄无用武之地,难与鹰隼同建功名了。第三句正面描写猎犬,并对末句抒情起了铺垫作用:它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只得怏怏地蜷在桅杆边垂头昏睡,显得那么孤寂失意。饱食昏睡的结果,必然会日渐虚胖,失去瘦劲矫健的体型。诗人遂借此作譬,巧用当年刘备寄人篱下,“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才能消磨,郁郁不得志的苦闷。这首诗一、三句写景物,二、四句抒情志,情景相生,虚实结合,笔墨貌似风趣,实则寄慨遥深,以凄清激宕之音将英豪被抑之气抒发得淋漓尽致。邓之诚曰:“琬才名早著,顾一官累踬,公元1650~1662年(顺治七年康熙元年)两为人诬告,系狱困顿。十年再起蜀臬,三番变遂以入觐卒于京师。一生遭遇,丰少屯多,故其诗多悲苦之音。”王文澜在此诗末批曰:“借题发挥,固知此老胸中大有块垒。”皆是颇有见地的。
《狱中对月》是清代诗人宋琬创作的一首七首律诗。此诗是作者身处囹圄,抒发蒙冤受屈后的孤栖之苦、愤懑之情和对妻子深沉怀念之作。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的写法,围绕着诗题,多侧面、多层次叙写,取景典型,用喻贴切,刻画入微,想象合理,因而感人至深,余味不匮。
清顺治末年,山东于七起义。时任浙江按察使的宋琬,因遭族诬陷说与山东登州起义者于七相通,被捕入狱,拘囚三年。这首诗即是作者当时在狱中所作。

诗人宋琬资料

赏析作者宋琬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 查看详情>>

诗人宋琬作品: 《杜鹃花·望帝乘云去不还》 《赠宣城梅生·楚楚梅公子》 《侍御韩西轩先生钓台》 《送侄稼庵之兴安令》 《赠张无念·杵臼论交眼尚青》 《送吴雪航先生按部山左》 《石子诗·苏公吾郡归》 《生查子·冬闺》 《青玉案·玉环飞燕方娇小》 《新滩歌·江水远赴瞿唐门

《舟中见猎犬有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