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归梦图·游骑北来尘满城》注释译文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家山归梦图·游骑北来尘满城更新时间:2021-01-15
注释
⑧游骑:指蒙古骑兵。因为它行踪飘忽不定,因而称为游骑。
⑨“月明”句:实际意思是,金朝军队节节败退,只留下了一座座空营。汉家,汉朝,这里是指代金朝。
⑩“一片”句:用唐高蟾《金陵晚望》“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成句。
白话译文
飘忽的虏骑自北驰来,战争的烟尘布满高城,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空照着当年汉朝的军营。
这一轴迷人的画卷中,正有我思念的故乡,可我这一片伤心,又有谁能把它描画出来。
组诗第三首的前二句写诗人遥想故乡现在的情景。“城”前冠“尘满”二字,其兵马众多,气势凶猛及大好河山尽被践踏之状可想而知。石岭关原有金军驻扎的军营。“汉家营”之前着“明月空照”四字,极显其冷清凄寂。金兵早已望风而逃,唯余空营在冷清清的月光中,其凋敝、萧索之状可见。除城中被滚滚尘气所笼罩外,劫火之余,千村万户十室九空的残破景象在清冷的月光中依稀可见之状亦可以想知。此二句明以敌我双方进行对比,又暗寓了故乡大好河山今昔的对比和人的情感上赞美与痛惜的对比。口诛笔伐的矛头在对比中展示,言短意长,含蓄蕴藉。末二句实写现况。“卷中正有家山在”,遥扣诗题,照应全诗。“正有”二字强调了引爆情感的契机所在,它近承前半首,遥应前二诗,至此才点出组诗中所有关于故乡的写景之笔及感受举动,皆由“卷中家山”兴发,加“正有”二字,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提起全句,为下句蓄势。“一片伤心画不成”,在全诗的结穴处,诗人再也抑制不住感情的冲动,满怀思乡之苦和难归之悲终于倾泻而出,伤心欲绝,低徊无限。然而,绘画画形易,状情难,要画出诗人这“一片伤心”,纵是“世间无限丹青手”也是难以为功的。诗以“画不成”表现了诗人伤心的繁纷浓烈。
三首诗,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就写画境而言,第一首写点,第二首写面,第三首以点带面。在时间上,第一首“春晴”按“掠社钱”所示,当在傍午;第二首移至“落日”,第三首写“月明”,线索井然有序。就所抒情感而言,第一首写所引起的急切归思,第二首写在急切归思催动下登高凭望的失落,第三首写失落之后的悲痛。在承接递进的发展变化中,感情的程度不断深化。最后二句收挈全诗,点明诗题,情感发展达到极点。在表达方式上,第一首直抒胸臆,第二首寓情于事,第三首即景抒情,情景的布局或前或后,错落有致。尤其是现实与画境在时间、空间上形成大幅度跳跃,于波澜起伏中见回肠荡气之情,尺幅之内腾挪跳跃,极尽变化之能事,空白寓不尽之意,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诗人元好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家山归梦图·游骑北来尘满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