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注释译文
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发鸠山,旧说在山西境内。
3、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木质坚硬,叶可喂蚕。
4、状:形状。
5、乌:乌鸦。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首,头。
7、其鸣自詨: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詨:通“叫”,呼叫。很多鸟雀之得名,都是由于他们的叫声,古人有诗说:山鸟自呼名。
8、是: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10、故:所以。
11、堙:填塞。
12、北:向北方。
13、喙:鸟嘴。
14、赤:红色。
15、溺:淹没在水里。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它的上面(有)很多柘树。在它(上面)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有)花纹的头,白色的喙(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叫自己的名字;(传说)这只(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而死,就不能返回(了),所以化为精卫(鸟)。(它)经常用喙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到东海(里)。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诗人无名氏资料
文言文《精卫填海》的名句翻译赏析
-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 - - - 无名氏 - - -《精卫填海》
-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 - 无名氏 - - -《精卫填海》
-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 - - 无名氏 - -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
- 古诗《舟次中秋》- - 创作背景 - - 作者:张煌言 2020-12-16
- 古诗《临江悯旱》- - 作品注释 - - 作者:施闰章 2020-10-18
- 古诗《效阮公诗·十年学读书》- - 创作背景 - - 作者:江淹 2020-09-28
- 古诗《听子规·栖霞山中子规鸟》- - 创作背景 - - 作者:顾况 2020-03-14
- 古诗《蝶恋花·旅月怀人》- - 创作背景 - - 作者:宋琬 2018-12-15
- 古诗《儒林列传》- - 作品译文 - - 作者:司马迁 2018-09-05
- 古诗《盲者说》- - 创作背景 - - 作者:戴名世 2018-08-06
- 古诗《木兰花·虫娘举措皆温润》- - 创作背景 - - 作者:柳永 2018-04-18
- 古诗《踏莎行·细草愁烟》- - 赏析 - - 作者:晏殊 2018-03-21
- 古诗《玉楼春·当年信道情无价》- - 创作背景 - - 作者:晏几道 2018-03-19
- 古诗《汴京元夕》- - 创作背景 - - 作者:李梦阳 2017-07-18
- 古诗《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 - 创作背景 - - 作者:纳兰性德 2017-06-21
- 古诗《怨诗·试妾与君泪》- - 创作背景 - - 作者:孟郊 2017-04-21
- 古诗《竹枝词九首其二》- - 创作背景 - - 作者:刘禹锡 2017-04-21
- 古诗《竹枝词二首其二》- - 创作背景 - - 作者:刘禹锡 2017-04-21
- 古诗《墓门》- - 注释译文 - - 作者:诗经 2017-04-05
- 古诗《对雪·战哭多新鬼》- - 创作背景 - - 作者:杜甫 2017-04-01
- 古诗《首秋轮台》- - 创作背景 - - 作者:岑参 2017-03-24
- 古诗《五松山送殷淑》- - 注释译文 - - 作者:李白 2017-03-17
- 古诗《郢城怀古》- - 创作背景 - - 作者:李百药 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