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铣传》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文言文:萧铣传更新时间:2018-09-13
萧铣是后梁宣帝的曾孙。祖父萧岩,开皇初年背叛隋投降到陈朝,陈朝灭亡后隋文帝诛杀了他。萧铣年少时孤贫,被雇为人抄书,侍奉母亲很孝顺。炀帝时因外戚之恩提拔为罗川县令。
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旅帅郑文秀,沔州人张绣等共谋起兵反隋,打算推举景珍为首领,景珍说:“我素来寒微,即使假借名号(称帝),大家一定不会服从。罗川县令,是过去梁朝皇帝后代,宽仁大度,有梁武帝遗风。况且我听说帝王兴起,必有上天预示的符兆。隋朝的各种冠带全被叫做‘起梁’,这是萧氏中兴的征兆。现在推他为主,以顺应天命民心,不好吗?”便派人告知萧铣。萧铣随即回信对景珍说:“我的先祖从前侍奉隋朝,上贡赋税从不废弃,而隋人竟然贪我土地房屋,灭我宗庙社稷,我因此痛心疾首,想洗雪他们的耻辱。如今上天诱动了你们的内心,你们降心从事,将重续梁朝统治,向先帝求取福佑,我怎敢不纠集勉励勇武之士听从您的召唤呢!”立即募兵数千,扬言寻迹缉捕贼寇,实则准备响应景珍起兵。
义宁二年(618),僭越本分自称皇帝,署置文武百官,全都依照梁代旧例。追谥叔父萧琮为孝靖帝,祖父萧岩为河间忠烈王,父亲萧璿为文宪王。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距汉水,全都归属萧铣,(拥有)精兵四十万。武德三年(620),高祖下诏夔州总管赵郡王李孝恭征讨萧铣。武德四年(621),下诏李孝恭与李靖率领巴蜀兵顺流而下,庐江王李瑗从襄阳道(率兵过来),黔州刺史田世康从辰州道出兵,合兵以谋划攻打萧铣。
起初,萧铣外派兵卒,仅留守卫战士数千人,孝恭布列长围阵法困守他,数日之后,攻破水城,缴获楼船数千艘。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前往李靖处归降。萧铣自料救兵不会前来,对其属下说:“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果等到穷途末路被攻下,必害百姓遭殃。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乱兵祸害。各位何愁没有君主呢?”于是举起旗子,下令(投降),守城士卒全都痛哭。萧铣用牛羊豕三牲告祭于太庙,率领百官身穿孝服戴着普通百姓的头巾前往军门,谢罪说:“应死者仅萧铣一人,百姓无罪,请不要杀戮抢夺!”孝恭受降,护送(萧铣)至京师。过后几天,救兵赶到,将近十余万人。知萧铣已降,便都归降朝廷。萧铣(被押送)到了京师。高祖斥责其罪,萧铣回答说:“隋朝失去统治地位,天下英雄们争相追逐。萧铣无天命护佑,所以被陛下擒获,犹如田横南面称王,难道对不起汉朝吗?”高祖因为他言辞不屈而大怒,下诏斩于都市,时年三十九岁。
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他不胡乱结交朋友。同族人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
关中地区过去依靠郑国渠灌溉农田,但豪族贵戚拦截上游水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以谋取利益,设置了将近百所水碓坊,抢夺了农业用水的十分之七。栖筠请朝廷彻底拆毁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农田用水)。李栖筠业绩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声望。丞相元载嫉妒他,让他出京担任常州刺史。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饿而死在迁移(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到这时李栖筠派遣士卒追捕斩杀了张度。张度的分支余党都被歼灭,乡里安定到连晚上报警吠叫的狗声都没有。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人人得到鼓励。他凭着政绩和品行晋升为光禄大夫。百姓为他立碑刻文颂扬其德。
苏州方清趁年成不好闹饥荒,诱骗灾民做盗贼,聚集了数万人。盘踞在黟州、歙州之间,凭借高山险阻自我防护,东南百姓厌烦之,并引以为苦。朝廷下诏命令李光弼派兵讨伐叛乱。刚好平卢行军司马许杲依仗军功大,擅自停留在上元(而不配合朝廷的军队),有觊觎江、吴之意。朝廷因为国家在受到创伤残破之后再次起兵征伐,就授予李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的职务,命他谋取许杲。李栖筠到任,大力部署安排武器装备,派遣口才出众的人携带厚重的财物到许杲军营犒劳士兵,让士卒们欢喜,强行破除了许杲的图谋。许杲害怕,率领全部人马渡过长江,抢掠楚、泗,其后溃散。李栖筠凭借功劳大,晋升为御史大夫。他又增设学校,上表推荐年高有声望的儒者河南人褚冲、吴人何员等,拜学官为自己的老师,亲自手执经书问询经意。远近的读书人趋附慕名而来,到了收学徒几百人的地步。
元载执掌国政时间长,更加放肆专横。栖筠向来方正刚直,没有什么屈服的。当时华原尉侯莫陈怤凭着优等考核补任长安尉,应当参拜御史台。李栖筠询问他的功劳,侯莫陈怤脸色大变,不能回答,于是自己承认是被徐浩、杜济、薛邕所引进推荐的,不是真正的优等。
当初,徐浩被罢免了岭南节度使官职,把价值数十万钱的贵重而美丽的珠宝送给元载,而杜济当时正担任京兆尹、薛邕任吏部侍郎。这三个人都是元载所亲近重用的,李栖筠一并弹劾这三人。皇帝还没决断,适逢遇到月食,皇帝问栖筠发生月食的原因,栖筠回答说:“月食显示对犯罪者的惩罚,现在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罚,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由此怤等人都因罪被贬官。
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害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栖筠见皇帝遇事迟疑不决,也内心忧愁愤懑。去世时,终年五十八岁,自己写好墓志铭。朝廷追赠他吏部尚书的官职,谥号文献。

诗人欧阳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诗人欧阳修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萧铣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