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马说》赏析

朝代:清代诗人:方苞文言文:辕马说更新时间:2018-08-06
韩愈的杂文《马说》,曾以其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于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传诵于世。这篇散文立意与艺术形式,都显示出脱胎于《马说》的痕迹。
方苞虽然生长于清初,但对明季朝政的腐败与黑暗,有着相当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书卢象晋传后》、《书孙文正传后》、《书潘允慎家传后》等文章中,作者一再论及鄙污小人与庸碌之徒把持朝廷,“嫉贤庇党,以覆邦家”的历史教训。入仕清廷之后,又因为入直南书房,常生活于清政权的最上层,更亲眼目睹了朝政之中的种种弊端,大臣之中,或燕燕居息,或劬劳王事,庸贤杂陈,劳逸不匀。贤者为国负重,待遇却往往不高,且容易获罪;而庸劣之辈却又常常窃据要职,结果常将事情办坏。这和明季的状况并没有什么两样。显然,文章写辕马之劳苦和驽马之无能、狡愤一类烈马之倾车误事,正是力图从这极其贴切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中,来阐发深刻的道理,总结沉痛的历史教训。正因为辽息如此,这简短文虽不似韩愈《马说》那样饱含着自身怀才不遇的深刻感慨,但却从更为开阔的角度奇寓着一种家国兴亡的深沉感喟,有一冲深厚的历史绵延感,显得更为典稚博厚。
在写法上,这篇散文也极似《马说》,取叙议结合的形式,但又略有不同、文章分两部分,先写往灭塞上乘马车见辕马的种种勤苦,以错落有致的排比句式,极力写其羁绊之多,负荷之重,鞭打之频繁,危难之深重,而享受休憩却远不及拉套之众马,文中奔涌着一股深沉的不平之气。然后承势而下,转入议论,指出庸劣之马不能胜任,使善御车者也无法调理;而狡愤之马又难以驾驭,用以夹辕反至牵掣众马乃至“行坦途惊蹶而愤其车”。作者由此而发出感叹:“呜呼!将车者其慎哉!”文章句句说马,又句句有所指,终不说破,而文意自见,显得细针密缝,首尾圆合。唯其如此,这一结论也就和《书卢象晋传后》的结尾一样,既深沉而又惊警,有震聋发聩的力量。
《与刘言洁书》是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创作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是戴名世揭示的为文之旨,力主“率其自然”。论文论述为文之道实非易事,戴名世认为没有不读书而能工者,而应该是不仅能读书而且能弃书,专注其思,有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这篇论文直抒胸臆,淋漓恣肆,犀利泼辣。
这篇散文写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戴名世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举秀才以来,曾两次应乡试不第,心情抑郁,思想消极,心绪如麻,矛盾重重,羞惧交加。悔恨十年辛苦学文,却未闻古道,毫无所获;一心想考中科举以为亲荣,又悔此种作法违背了古圣贤之道;退而想做农夫,又怕力不能任;最后还是请求刘言洁在其家乡谋一学馆教学。这篇散文写的就是这一时期戴名世的复杂心情。

诗人方苞资料

赏析作者方苞

方苞,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人,生于江宁府。桐城桂林方氏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查看详情>>

诗人方苞作品: 《展断事公墓·不拜称元诏》 《将之燕别弟攒室》 《将之燕别弟攒室》 《左忠毅公逸事》 《礼部尚书赠太子太傅杨公墓志铭》 《挽李馀·公既为邦伯》 《薄暮自枞阳渡江赴九华》 《严子陵·君臣本朋友》 《陶渊明·陶潜经世人》 《赴热河晚憩溪梁

《辕马说》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